李元胜

籍贯泸州,现为重庆文学院专业作家。1963年生于四川武胜县。诗人、生态摄影师。


1983年毕业于重庆大学电机专业。大学时期开始写诗,一直活跃在中国诗坛。


现为重庆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委员,曾获鲁迅文学奖、人民文学奖、十月文学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李元胜:有一种理想,是像宋朝人那样生活
  2020-09-15

重庆的花冠南山,在宋代,曾经是一座瓷器之山,形制上源于北方的馒头窑星罗棋布。

正是涂山窑的盛年,各种瓷器源源不断地通过水路进入中原。耐人寻味的是,瓷器中数量最大的产品,不是吃饭的碗,而是斗茶的盏。

涂山窑的盏不是孤案,2019年夏天,万州区乡下发现几座宋代石室墓,出土文物数十件,其中的青瓷价值连城,吸引了很多人注意。我关注的是别的,仔细研究了一下当地披露的图片,发现物件中的茶器相当精美,其中一件就是涂山窑的茶盏。涂山窑的茶盏并不只提供给中原,本就是重庆及周边宋人的日常所需。

▲宋 佚名 盥手观花图

从茶盏这个小小的细节,可以管中窥豹,看出宋人生活已经精致到什么程度,甚至,也可看得出从朝庭、士人到市井的经济状况和生活趣味。

喜欢物趣但不沉醉,关注时政但保持独立,热衷雅聚但洁身自好,宋代士人的入世分寸感拿捏得好,由此引领着极简、讲究并注重内涵的宋式生活。历史是循环上升的,就生活趣味来讲,包括居家等在内当今的风尚又似乎在无限靠近国人失去的宋式生活。

历经五代十国走马灯式的混乱后,新诞生的大宋王朝汲取了武将弄权的教训,把重文抑武作为基本国策。宋太宗重视农业,为复耕战乱带来的荒芜良田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以田地安流民,投入军队修水利等。农业发展起来后,科技、文化和工商业随之兴起。

那么,为什么汉代唐朝也有农业繁荣的阶段,却没有带来社会跨越式的发展?关键在于,宋朝是历代以来思想最为解放的朝代,那是一个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黄金时代。

▲郭忠恕《雪霁江行》残卷

格物致知,正是在这样的时代气氛中,被士大夫所推举,诞生了影响中国数百年的理学。儒学的集大成者朱熹是这样归纳的:格物致知是研究事物根本原理,获得真正的知识。不要小看这一句话,这是中国人向着未来迈出的一大步,以朴素、理性的探索去认识世界和自己,中国最初的现代化正是由此而开启的。

研究物理学和科学技术不是奇技淫巧,从商并不低贱,中华文明终于在理性精神的指引下,演进到了全新的水平。我们来稍微梳理一下,代表着商业发达程度的纸币、代表着探索世界的欲望和能力的指南针、代表着文化繁荣的活字印刷、代表着科技发现的火药,都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

▲ 宋《十咏图》

《清明上河图》,以白描手法,非常写实地记录了京城汴梁繁华街景。说它写实,是因为它并非简单地颂扬盛世,而是把繁荣的商业、丰富的市井生活,甚至偶然的惊马、官员轿子在桥上的较劲,都一网打尽,因细致入微而保留了很多那个时代的信息。

每个人都能从《清明上河图》中看到自己眼中的宋朝,但有一些细节是公认的。其中,我认为最重要的几点是:

一、汴梁是一座无须设防、没有栅栏的城市,不管是河道还是陆路,四通八达,人们不分贵贱,自由往来;

二、商业不再像唐朝那些集中管理,而是基本不加管束的随处可开,而且还能看到繁荣的地摊业;

三、专业的饮料店、理发店甚至娱乐业都出现在画卷中,市民生活质量和安逸程度可想而知。

回到我们开篇谈到的茶盏,它的盛行说明,茶已不仅仅是解渴所需,它已进化成了一门艺术或者娱乐。因为只有斗茶,才必须要用茶盏的,而且还以黑瓷茶盏为佳。祝穆《方舆胜览》中说:“茶色白,入黑盏,其痕易验。”

宋时,茶叶做成饼形,再碾成粉末,饮用时连茶粉带茶水一起喝下。验茶痕以定输赢,正是斗茶的一种玩法,水痕先退者输。而名盏,除了验痕之余,还多了风格和特别的审美价值。

▲听琴图(局部)

生活讲究到成为艺术,在宋朝,已从宫庭中扩散到士大夫,再扩散到整个民间。这直接导致了生活家的出现。

说到生活家,排第一的必须是宋徽宗赵佶,他除了误生于帝王家,成为一个失败的皇帝之外,个人的才情和创造力却是惊人的:诗画俱佳,书法上自创瘦金体;迷恋茶艺,喜欢动手点茶,写下了中国茶书的经典之一《大观茶论》,从茶叶的产地、种类、制作到点茶、茶具等等,无一遗漏,对后世影响深远。

▲《孝经图》

赵佶身上最集中地反映出宋朝的矛盾和趣味,经济、商业和科技的发展,带来了安逸的生活,继而催生了对生活本身的品鉴需求和创造能力,而军事则被放到了次要的位置。大才子往往不适合掌控天下,赵佶私下的偶像南唐李后主也是如此。

话说回来,对于后世来说,南唐算什么呢,大唐大宋都化为了尘埃,而李煜的诗、赵佶的字却流传至今,安抚着当代人的内心。其实,讲究的生活和国家的强大并不矛盾,宋朝的灭亡并不完全是重文轻武,有些偶然的因素其实也左右着历史的进程,宋朝建立后,有一个结构性的战略缺陷,那就是始终未能收回燕云十六州,这可是中原的重要屏障,没有屏障的繁花之国,要守住是不容易的。

▲周文矩《重屏会棋图》

也只有在宋朝这样的黄金时代,经济、文化发展到很高的水平,才会出现苏东坡这样的生活家,有人说苏东坡是上下五千年第一人,我很认同,认同的原因是他在日常生活中的审美和创造能力令人惊叹。他喜欢茶道,不满意于品鉴,而是参与种茶、煎茶、磨茶整个过程。

他好美食,官场上的挫折从来不影响胃口,反而因流落各地,就地取材,发明了东坡肘子、东坡鱼、东坡笋等至今流行的名菜。他也是著名的私酿达人,因经验太丰富,甚至留下一本《东坡酒经》。这样的人成为杭州太守,是这个城市的千古奇遇,他发起并领导了救灾疏浚,保留下了西湖这江南之眼。

不仅如此,他还在西湖中设计了横贯南北的苏堤,在湖中设计了石塔。如果没有他,往小了说,没有三潭印月、六桥烟柳,往大了说,可能就没了西湖。他以个人的审美和创造能力,定制了后世杭州千年山水格局。

▲李嵩《货郎图》

这样的生活家,上下五千年,还有谁?正是类似苏东坡、赵佶这样的生活家,把对生活的热爱和提炼,变成了一朝的世风,才有了重庆的涂山窑。

一个爱好点茶的宋代重庆,多么令人神往。到了80年代,我第一次进重庆的茶馆喝茶,看见的是盖碗茶,以及蹲坐在条凳上打川牌的人们。

一直到近十年,包括茶盏在内的各种精致茶器才成为重庆市民茶生活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来说,宋式的精致生活,花了漫长的近800年时间,有些细节才慢慢恢复。

不是说,生活一直在停滞不前,元代有元曲式的随性和不拘,明代有瓶花画境式的文人趣味,清代有繁复华丽的偏好。但要我选一个最想生活的时代,我还是只选“节物风流,人情和美”的宋朝,不蹴鞠,不插花,只当几日苏东坡茶席一角的无名闲人。

重庆首个宋式别墅—长乐雅颂实景图

鸣家简介:李元胜,诗人,作家,生态摄影师,重庆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市级新闻人才,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委员,重庆文学院专业作家,重庆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诗集《无限事》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我想和你虚度时光》获《凤凰生活》杂志十周年暨幸福荟第三届“美动华人”年度(2015)最具影响力华语诗人大奖……


重报集团 | 广电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 投稿信箱 | 诚招英才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人人重庆
Copyright ©2000-2016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1024*768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青枫北路18号凤凰座A栋7楼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023-63050999 传真:023-60368189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2003005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208266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1343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新出网证(渝)字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