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言碎语:我的眼睛染上了一种看来渐涨的社会习气。
我看人一般不是去看内容,而是专门去“指点”的。我首先看官职或主办单位。比如某某的文化单位在办展览了,我就先对自己说“这里面一定都是好作品,因为这是官办的,个个了不起”。
也有某某事业单位、企业单位主办的某些向上的展览,我看都不看就想到“肯定是个官僚画展,画展开幕式有几个知名画家、作家被邀请出席”。
如果再让我到某些偏角或酒店、地产处看画展,我就会娇傲起来,并指着这些挂着或正摆着的作品说,“都是民间画展,相当于摆摊”,并猜想当天可能会出席的嘉宾,有某位企业大亨、政界退休下来的无聊人员,某著名得不得了的作家或诗人、也有几个官场不得意的人士,有时也会有几个部队政委或喜欢字画的将军参加,反正这样的画展我最喜欢,热闹又不太正规。
这群画家里通常是失去正常工作的自由画家,靠卖画买米养小孩,他们心头大都“怀才不遇”,自称郑板桥、大八山人在世,名号响亮,牌号有画坛“鸡王”“鸭王”“虾王”“虎王”之称,一般这群人不仅会画画,还有专门特异功能“吹牛”特技。
他们老说某某学院、某某协会这些画家靠体制养着,是一群不下蛋的鸡,而这句原话又是吴冠中先生曾针贬时弊说过的。我想像这样的话,应该当今吴冠中先生可说,其它人说就很“怪”了,画坛是奇怪的,而画家也是奇怪的。
又像许多所谓专业画家口头禅,“这些画家是业余画起耍的”,心头想我们这些人玩都不和他们玩,不是一个境界。我们是专业,他们是江湖派。
图/文 游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