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家·荣昌行】胡伟清:闲话荣昌非遗

【鸣家·荣昌行】胡伟清:闲话荣昌非遗

来源:2019-08-16

荣昌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概括为“一片陶、一匹布、一把扇”。在先后参观了荣昌的夏布小镇、安陶古镇博物馆,并且使用了小礼品折扇后,应该是近距离地接触到荣昌的非遗了。

说起非遗,我印象很深的是央视曾经播出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一个公益公告,说某某技艺只有几个传人了,某某技艺甚至只有一个传人了。

中华民族在其几千年的文明历史里,依靠自己的勤奋和智慧,创造了很多的工艺技术。这些技艺,曾经闪耀着无与伦比的魅力和光辉。这些技艺,也曾经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但随着现代工业的出现,手工艺由于其生产效率的低下,无疑会受到致命的冲击。因为在市场经济面前,能够胜出的,主要就是劳动生产率。传统手工业面对现代大工业,其劳动生产率可想而知。

小时候,我们家请木匠做家具,要先把大树锯成木板,师徒二人,各握大锯两端,你来我往,一天起早贪黑,所锯成的木板,现在的锯木机,十多分钟即可完成,而且光滑平整得多,这就是比较。

我在安陶博物馆的制作室里,看一位小伙子制作茶杯的胚子,用了十多分钟时间;在夏布小镇观一位妇女织布,推算出来,一小时最多能织一米。而且,他们都绝对是熟练工人了。我不信邪,试了一下织布,除了添乱之外,一梭子也没织成。

这些传统工艺需要不断传承下去,这是前提。而在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面前,这些传统工艺又几乎没有竞争力,这是现实。

传统工艺相比现代工业,就好比大江旁一小溪。没有大江,水源不足,人类难以生存;没有小溪,缺了风景,生活少层韵味。而人类恰恰是既需要大江的灌溉,也需要小溪的唯美的。

因此,如何增强非遗的生命力,就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非遗的出路,可以从两个方面去思考。

其一,从市场需求的角度看。好在人类是分多个层次的,而且人们的需求也是多层次的,对于本来就有市场需求的,比如荣昌的陶器和夏布,就要从挖掘需求上寻求出路。但纯手工的陶器和夏布,毕竟只是小众化的需求。因此,如果生产的是大众化的商品,那就和小众化的需求相矛盾。这就需要从创新性、艺术化着手。消费者不太可能花数倍的价钱,去购买一个功能相同的手工产品,但有可能购买一个创新性的艺术品。

其二,既然一些非遗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而对于民族文化传承来说,又必须予以保护,那就需要启动政府的职能,而不仅仅依靠市场的力量。对于像折扇、剪纸之类已经基本失去实用功能的产品,就需要政府出资,使这些技艺能够传承下去。

从某种意义上说,非遗产品具有了半公共品的性质,更多不在于“有了它”会怎样,而在于“没有它”会怎样。所以,保护非遗,更多应由政府出面,而不是完全依靠市场的力量。设想一下,如果这些缺乏市场竞争力的非遗产品,在多少年后完全消失,我们的文化是不是欠缺了什么。

2019年8月11日

图片来源:东方IC

鸣家简介:胡伟清(公众号:明亮课堂),笔名:古元、柯博、南湘子。喜马拉雅“胡说清谈”主播,管理学博士、经济学教授、专栏作家。毕业于于四川大学物理系、浙江大学经济系、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先后在政府部门、新闻媒体、金融机构、咨询公司任职。发表专著、论文、中短篇小说、散文、财经评论等百余万字。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鸣家·荣昌行】胡伟清:闲话荣昌非遗

2019-08-16 06:00:00 来源: 0 条评论

荣昌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概括为“一片陶、一匹布、一把扇”。在先后参观了荣昌的夏布小镇、安陶古镇博物馆,并且使用了小礼品折扇后,应该是近距离地接触到荣昌的非遗了。

说起非遗,我印象很深的是央视曾经播出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一个公益公告,说某某技艺只有几个传人了,某某技艺甚至只有一个传人了。

中华民族在其几千年的文明历史里,依靠自己的勤奋和智慧,创造了很多的工艺技术。这些技艺,曾经闪耀着无与伦比的魅力和光辉。这些技艺,也曾经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但随着现代工业的出现,手工艺由于其生产效率的低下,无疑会受到致命的冲击。因为在市场经济面前,能够胜出的,主要就是劳动生产率。传统手工业面对现代大工业,其劳动生产率可想而知。

小时候,我们家请木匠做家具,要先把大树锯成木板,师徒二人,各握大锯两端,你来我往,一天起早贪黑,所锯成的木板,现在的锯木机,十多分钟即可完成,而且光滑平整得多,这就是比较。

我在安陶博物馆的制作室里,看一位小伙子制作茶杯的胚子,用了十多分钟时间;在夏布小镇观一位妇女织布,推算出来,一小时最多能织一米。而且,他们都绝对是熟练工人了。我不信邪,试了一下织布,除了添乱之外,一梭子也没织成。

这些传统工艺需要不断传承下去,这是前提。而在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面前,这些传统工艺又几乎没有竞争力,这是现实。

传统工艺相比现代工业,就好比大江旁一小溪。没有大江,水源不足,人类难以生存;没有小溪,缺了风景,生活少层韵味。而人类恰恰是既需要大江的灌溉,也需要小溪的唯美的。

因此,如何增强非遗的生命力,就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非遗的出路,可以从两个方面去思考。

其一,从市场需求的角度看。好在人类是分多个层次的,而且人们的需求也是多层次的,对于本来就有市场需求的,比如荣昌的陶器和夏布,就要从挖掘需求上寻求出路。但纯手工的陶器和夏布,毕竟只是小众化的需求。因此,如果生产的是大众化的商品,那就和小众化的需求相矛盾。这就需要从创新性、艺术化着手。消费者不太可能花数倍的价钱,去购买一个功能相同的手工产品,但有可能购买一个创新性的艺术品。

其二,既然一些非遗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而对于民族文化传承来说,又必须予以保护,那就需要启动政府的职能,而不仅仅依靠市场的力量。对于像折扇、剪纸之类已经基本失去实用功能的产品,就需要政府出资,使这些技艺能够传承下去。

从某种意义上说,非遗产品具有了半公共品的性质,更多不在于“有了它”会怎样,而在于“没有它”会怎样。所以,保护非遗,更多应由政府出面,而不是完全依靠市场的力量。设想一下,如果这些缺乏市场竞争力的非遗产品,在多少年后完全消失,我们的文化是不是欠缺了什么。

2019年8月11日

图片来源:东方IC

鸣家简介:胡伟清(公众号:明亮课堂),笔名:古元、柯博、南湘子。喜马拉雅“胡说清谈”主播,管理学博士、经济学教授、专栏作家。毕业于于四川大学物理系、浙江大学经济系、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先后在政府部门、新闻媒体、金融机构、咨询公司任职。发表专著、论文、中短篇小说、散文、财经评论等百余万字。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刘彦君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