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兴力:在学生心中种下“沙朴树”

黄兴力:在学生心中种下“沙朴树”

来源:2019-07-09

有的学校是万人学校,但办学者眼中没有“人”。而在这所学校,校长眼中不仅有“人”,还有文化。一棵看似简单的树,都能在学校被赋予文化的高度。

难以置信!

具有千年讲学史、百年建校史的浙江省宁波市第二中学校园内那棵枝繁叶茂的古树——沙朴树轰然倒下了。古树主干已经中空,再也无法支撑住巨大的树冠,突然折断了。还记得当时,整个校园笼罩在一片哀叹和悲伤之中。

这棵古树,或许在其他学校是再平常不过的事物,为何在我校就能引起如此反响?

因为,在这座校园里,每个二中人都会讲出自己与这棵见证了160多年风雨的老树的故事,它已经成为宁波二中人精神象征的图腾树。就在前些日子,还有海外校友纷纷询问我古树倒下是否为谣言。

作为校长,我已经意识到,如何面对校园图腾树的倒下恰恰是学校历史文化教育的好契机。于是,我在全校大会上做了一次演讲,讲述这棵荫庇代代学子的古树见证了学校的风雨历程,讲学校所在地竹洲岛的历史文化变迁,讲自然不断推演和更替的规律,讲枯木枝头万树春的深意。

我对师生们说:“今天古树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但学校‘爱国、科学、自强不息’的精神犹在,踏实勤奋做好每一件事,就是在自己心中种上‘沙朴树’。”

站在新旧交替的历史结点上,我们要平静地与这棵古树告别,再继续千年的弦歌。我请了园林局专家把树干立起来,作为学校文物长期保存。用凌霄花攀缘其上,让其枯木逢春。再在其旁栽种另一棵沙朴树,展示学校文化和精神的传承,体现生命教育和人文的温暖,让师生在自然的交替中获得智慧和启迪。这样在竹洲岛上又有了一个富有文化厚度、象征宁波二中精神的景观。

学校要有人文情怀和人文温度

为什么要讲起沙朴树倒下这件事?因为我知道,学校文化不是墙上的标语,不是单纯的学校硬件投入、表面的装修和装饰,而是学校长期积淀形成的。

一棵看似简单的树,在我们学校都有文化的高度。让这棵树在宁波二中人的生命中延续,用古树枝干做椅子,用古树木材做成校史展示品,用它无声地讲述学校的故事。这就展示了学校的生命教育和人文精神,这就是学校文化的传承。

到过我们学校的人都知道,学校所在的竹洲岛在宁波的母亲湖——月湖里。

清代大儒全祖望在学校所在的竹洲岛上著书立说30年,对月湖文化有着这样的阐释:“湖水之静深,足以洗道心;湖水之澄洁,足以励清节;湖水之霏微,足以悟天机。”也就是说,月湖文化是立德树人的文化,是与时俱进的文化。千年的月湖孕育出百年的宁波二中,宁波二中的办学理念由此逐渐形成——“以文化育文化人”。有知识不一定有文化,宁波二中从1912年建校开始着力于以文化的浸润造就国之栋梁、各界精英。在长达百年的办学过程中提炼并彰显出学校的办学精神——爱国、科学、自强不息。

学校文化和精神需要传承,这个传承不是呆板地复制和克隆,而是不断深挖其内涵和丰富其外延。有的校长热心于在“废墟”上建一所学校,新官上任三把火,烧毁了曾经的过往,割裂了学校的历史,全盘否定前任的工作以显示自己的高明。随意更改办学理念和校训,不考虑与学校实际是否适宜,让教师无所适从,这样的校长不可能带出有文化品质的学校。学校没有稳定的发展基石,校长把自己立在学校的正中央,把学校当作自己独舞独唱的舞台,忘记了历史赋予校长的使命:传承、守正与创新。

和学生一起参加毕业环湖彩跑

传承不是不改革、不发展、不创新,传承是基础,是一所学校的人文本色,在继续发扬光大人类的伟大文明、中华的优秀传统和学校的良好校风基础上,学校才有办学品质的高位势能。我校最近一次的语文教研组活动,邀请一位92岁高龄的退休教师畅谈为师之道和人生哲理,让全组后辈教师深受启迪。作为语文教师,这位老教师拿出40年前的记分册,册子里不仅有本门学科成绩,还有其他学科成绩,因为他要全面掌握学生的学情,与其他学科教师一起合力帮助学生学业进步和全面发展。细微之处,展现了教师务实和团结协作的教风,直至今天,语文组教师团队这样的特点尤为突出。

校长要守住教育的良知和常识

在传承的基础上,校长要守正。守住教育的良知,守住教育的常识。有的学校是没有“人”的,虽然这所学校有可能是万人学校,但校园还是空无一“人”。校长眼中没有教师,教师眼中没有学生,学校缺少人性和人文。有些学校以一切“为了将来好”的借口,剥夺师生的睡眠权、休息权、话语权,甚至人身自由权。没有爱与关怀,没有注重师生个性发展,没有关注师生的存在感和幸福感,学校的一切只能以数据作为量化,没有人文的温度。

在学校,校长关注师生的生命状态比关注学生的分数和教师的业绩更重要。校长拥有教育的良知,就是要让师生有存在感、成就感和幸福感,要让师生有尊严、生机勃勃地活着。

在学校,教师关注学生成长的“生长点”,比表面上的嘘寒问暖更重要。小树苗之所以长成参天大树,其中原因是根尖的生长点细胞在不停地分裂增殖。没有小小的生长点就没有根系,也就没有参天大树。对于学生来说,生长点是什么?就是智能优势、兴趣爱好和职业志向三者重叠的点。如果教师帮助学生真正找到了这个点,学生着力于这个点,展现它、发展它,必将打下人生幸福与成功的良好基石。

守正,还要守住教育的常识,遵循教育的规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先贤孔子就已经提出16个字的教育规律——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教学相长。“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就是体现有教无类;教学的个性化和教育的选择性,就是体现因材施教;教育活动的丰富性和情趣性,就是体现寓教于乐;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和教师的终身学习,就是体现教学相长。每到一定时期,教育圈总会出现一些时尚的新名词、新概念,如果我们单纯为了赶时髦、追风逐蝶,学校的办学只能流于肤浅而迷失自我。如果一所学校连基本的课程都没有开齐开足,何以体现自己的守正?

学校办学的规范,就是一种守正。音体美、活动课、选修课、研学活动、社团活动被升学考试学科挤占,学生不能架构完善的知识体系,我认为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是一种戕害。

在守正中创新。学校文化的创新始终要围绕学校文化这个魂,不断赋予教育新的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完善学校文化。在学校诗歌教学中,语文组全体教师进行了教与学的大胆变革。以“果子红了”为主题,探索多学科融合的学习形式,把学生的诗歌与文创作品结合,把诗印在蓝晒上,印在饼干上,印在手绢上……玩一次“花信有约”创意集市;再把诗歌改成歌词,举办“且听风吟”原创音乐会;再把歌曲拍摄成MV,举行“飞鸿印雪”原创歌曲MV的电视展播;最后把优秀的诗歌汇集起来,出版《月牙初上》诗歌作品集,让学生的文学力、艺术力、想象力、协作力、创造力和跨学科学习力等得到迅速提升。对于学生而言,这些是他们享受学习、愉快生活的最好注释。

在智慧校园里尊重天性、涵养德性

随着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学校的学习手段都在不断创新。学校着力加强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智慧管理体系的硬件建设,开展个性化教学,初步形成以个性化学习、协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的智慧教学,建成以移动终端、智慧教学、智慧教育云等为主要标志的智慧校园。智慧教育成为学校提高教师教学科研的新途径,提升办学品质的新手段,推动教育创新的新动力。

遵循“尊重天性、涵养德性、发展个性”的理念,学校实现了“小校园,大学校”的办学行动。在师生眼中,整个月湖景区就是宁波二中的课堂。“月湖寻宝”特色选修课程,依托月湖这一独特平台,以帮助学生进行初步的职业体验为主要目标,形成了系列课程群,包括“月湖印记”社团文化、“寻梦月湖圆梦二中”校友寻访等生涯规划子模块。以“月湖”文化为基础的“月湖寻宝”课程,形成文化之美,彰显学校的历史底蕴。

教育活动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学校摒弃呆板、枯燥和僵化的教育活动形式,每一项活动都蕴含着学校独有的文化味。学校没有亢奋打鸡血式的口号标语,而是采用师生互动的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有效的人生指引。学校图书馆是开放的,没有借阅手续,学校每一个角落的设计都为着方便学生学习和生活,整个校园弥漫着浓厚的书香。学生高考前夕,全校教师为高三学子双手搭建成功门,在师生互动活动中,让他们接受教师的祝福、感受拼搏的力量。学子们在离开母校的最后一天,会在母校档案室留下一封写给自己未来的信,表达对未来人生的期许。

最近的高三年级成人仪式上,我取材于死去的古树枝干,把其中坚硬的木质部分切成小块木材赠送给每一个学生留作终身收藏,以此传承学校精神。

这里的教育没有说教,重在文化的浸润。

与获得全国青少年围棋冠军的宁波二中学生合影

当一所学校将拥有的强大的文化场凝聚为向上的力量时,人人都是一部发动机,也是别人的发动机。

学校以文化作为校魂,在每天的传承、守正和创新中实现新旧的更迭,为国家和社会绘制和展开绚烂的画卷。

学校的百年图腾树倒了,但学校抓住了这个文化立校的最佳时机,通过一系列文化活动,展示了学校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厚度。新的沙朴树苗栽种下去了,学校师生面貌焕然一新,站在历史的又一个百年起点上,意气风发,再次出发。

作为校长,我依然信心满满,要带领师生寻找学校优化发展的方向,创造一个又一个新的制高点。

图/文:黄兴力

鸣家简介:黄兴力,浙江省宁波市第二中学校长,省生物特级教师,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十佳校长,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等称号。中国陶行知研究学会中学专委会副理事长,在四川、重庆和浙江三所高中学校任校长近20年。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黄兴力:在学生心中种下“沙朴树”

2019-07-09 06:00:00 来源: 0 条评论

有的学校是万人学校,但办学者眼中没有“人”。而在这所学校,校长眼中不仅有“人”,还有文化。一棵看似简单的树,都能在学校被赋予文化的高度。

难以置信!

具有千年讲学史、百年建校史的浙江省宁波市第二中学校园内那棵枝繁叶茂的古树——沙朴树轰然倒下了。古树主干已经中空,再也无法支撑住巨大的树冠,突然折断了。还记得当时,整个校园笼罩在一片哀叹和悲伤之中。

这棵古树,或许在其他学校是再平常不过的事物,为何在我校就能引起如此反响?

因为,在这座校园里,每个二中人都会讲出自己与这棵见证了160多年风雨的老树的故事,它已经成为宁波二中人精神象征的图腾树。就在前些日子,还有海外校友纷纷询问我古树倒下是否为谣言。

作为校长,我已经意识到,如何面对校园图腾树的倒下恰恰是学校历史文化教育的好契机。于是,我在全校大会上做了一次演讲,讲述这棵荫庇代代学子的古树见证了学校的风雨历程,讲学校所在地竹洲岛的历史文化变迁,讲自然不断推演和更替的规律,讲枯木枝头万树春的深意。

我对师生们说:“今天古树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但学校‘爱国、科学、自强不息’的精神犹在,踏实勤奋做好每一件事,就是在自己心中种上‘沙朴树’。”

站在新旧交替的历史结点上,我们要平静地与这棵古树告别,再继续千年的弦歌。我请了园林局专家把树干立起来,作为学校文物长期保存。用凌霄花攀缘其上,让其枯木逢春。再在其旁栽种另一棵沙朴树,展示学校文化和精神的传承,体现生命教育和人文的温暖,让师生在自然的交替中获得智慧和启迪。这样在竹洲岛上又有了一个富有文化厚度、象征宁波二中精神的景观。

学校要有人文情怀和人文温度

为什么要讲起沙朴树倒下这件事?因为我知道,学校文化不是墙上的标语,不是单纯的学校硬件投入、表面的装修和装饰,而是学校长期积淀形成的。

一棵看似简单的树,在我们学校都有文化的高度。让这棵树在宁波二中人的生命中延续,用古树枝干做椅子,用古树木材做成校史展示品,用它无声地讲述学校的故事。这就展示了学校的生命教育和人文精神,这就是学校文化的传承。

到过我们学校的人都知道,学校所在的竹洲岛在宁波的母亲湖——月湖里。

清代大儒全祖望在学校所在的竹洲岛上著书立说30年,对月湖文化有着这样的阐释:“湖水之静深,足以洗道心;湖水之澄洁,足以励清节;湖水之霏微,足以悟天机。”也就是说,月湖文化是立德树人的文化,是与时俱进的文化。千年的月湖孕育出百年的宁波二中,宁波二中的办学理念由此逐渐形成——“以文化育文化人”。有知识不一定有文化,宁波二中从1912年建校开始着力于以文化的浸润造就国之栋梁、各界精英。在长达百年的办学过程中提炼并彰显出学校的办学精神——爱国、科学、自强不息。

学校文化和精神需要传承,这个传承不是呆板地复制和克隆,而是不断深挖其内涵和丰富其外延。有的校长热心于在“废墟”上建一所学校,新官上任三把火,烧毁了曾经的过往,割裂了学校的历史,全盘否定前任的工作以显示自己的高明。随意更改办学理念和校训,不考虑与学校实际是否适宜,让教师无所适从,这样的校长不可能带出有文化品质的学校。学校没有稳定的发展基石,校长把自己立在学校的正中央,把学校当作自己独舞独唱的舞台,忘记了历史赋予校长的使命:传承、守正与创新。

和学生一起参加毕业环湖彩跑

传承不是不改革、不发展、不创新,传承是基础,是一所学校的人文本色,在继续发扬光大人类的伟大文明、中华的优秀传统和学校的良好校风基础上,学校才有办学品质的高位势能。我校最近一次的语文教研组活动,邀请一位92岁高龄的退休教师畅谈为师之道和人生哲理,让全组后辈教师深受启迪。作为语文教师,这位老教师拿出40年前的记分册,册子里不仅有本门学科成绩,还有其他学科成绩,因为他要全面掌握学生的学情,与其他学科教师一起合力帮助学生学业进步和全面发展。细微之处,展现了教师务实和团结协作的教风,直至今天,语文组教师团队这样的特点尤为突出。

校长要守住教育的良知和常识

在传承的基础上,校长要守正。守住教育的良知,守住教育的常识。有的学校是没有“人”的,虽然这所学校有可能是万人学校,但校园还是空无一“人”。校长眼中没有教师,教师眼中没有学生,学校缺少人性和人文。有些学校以一切“为了将来好”的借口,剥夺师生的睡眠权、休息权、话语权,甚至人身自由权。没有爱与关怀,没有注重师生个性发展,没有关注师生的存在感和幸福感,学校的一切只能以数据作为量化,没有人文的温度。

在学校,校长关注师生的生命状态比关注学生的分数和教师的业绩更重要。校长拥有教育的良知,就是要让师生有存在感、成就感和幸福感,要让师生有尊严、生机勃勃地活着。

在学校,教师关注学生成长的“生长点”,比表面上的嘘寒问暖更重要。小树苗之所以长成参天大树,其中原因是根尖的生长点细胞在不停地分裂增殖。没有小小的生长点就没有根系,也就没有参天大树。对于学生来说,生长点是什么?就是智能优势、兴趣爱好和职业志向三者重叠的点。如果教师帮助学生真正找到了这个点,学生着力于这个点,展现它、发展它,必将打下人生幸福与成功的良好基石。

守正,还要守住教育的常识,遵循教育的规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先贤孔子就已经提出16个字的教育规律——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教学相长。“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就是体现有教无类;教学的个性化和教育的选择性,就是体现因材施教;教育活动的丰富性和情趣性,就是体现寓教于乐;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和教师的终身学习,就是体现教学相长。每到一定时期,教育圈总会出现一些时尚的新名词、新概念,如果我们单纯为了赶时髦、追风逐蝶,学校的办学只能流于肤浅而迷失自我。如果一所学校连基本的课程都没有开齐开足,何以体现自己的守正?

学校办学的规范,就是一种守正。音体美、活动课、选修课、研学活动、社团活动被升学考试学科挤占,学生不能架构完善的知识体系,我认为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是一种戕害。

在守正中创新。学校文化的创新始终要围绕学校文化这个魂,不断赋予教育新的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完善学校文化。在学校诗歌教学中,语文组全体教师进行了教与学的大胆变革。以“果子红了”为主题,探索多学科融合的学习形式,把学生的诗歌与文创作品结合,把诗印在蓝晒上,印在饼干上,印在手绢上……玩一次“花信有约”创意集市;再把诗歌改成歌词,举办“且听风吟”原创音乐会;再把歌曲拍摄成MV,举行“飞鸿印雪”原创歌曲MV的电视展播;最后把优秀的诗歌汇集起来,出版《月牙初上》诗歌作品集,让学生的文学力、艺术力、想象力、协作力、创造力和跨学科学习力等得到迅速提升。对于学生而言,这些是他们享受学习、愉快生活的最好注释。

在智慧校园里尊重天性、涵养德性

随着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学校的学习手段都在不断创新。学校着力加强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智慧管理体系的硬件建设,开展个性化教学,初步形成以个性化学习、协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的智慧教学,建成以移动终端、智慧教学、智慧教育云等为主要标志的智慧校园。智慧教育成为学校提高教师教学科研的新途径,提升办学品质的新手段,推动教育创新的新动力。

遵循“尊重天性、涵养德性、发展个性”的理念,学校实现了“小校园,大学校”的办学行动。在师生眼中,整个月湖景区就是宁波二中的课堂。“月湖寻宝”特色选修课程,依托月湖这一独特平台,以帮助学生进行初步的职业体验为主要目标,形成了系列课程群,包括“月湖印记”社团文化、“寻梦月湖圆梦二中”校友寻访等生涯规划子模块。以“月湖”文化为基础的“月湖寻宝”课程,形成文化之美,彰显学校的历史底蕴。

教育活动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学校摒弃呆板、枯燥和僵化的教育活动形式,每一项活动都蕴含着学校独有的文化味。学校没有亢奋打鸡血式的口号标语,而是采用师生互动的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有效的人生指引。学校图书馆是开放的,没有借阅手续,学校每一个角落的设计都为着方便学生学习和生活,整个校园弥漫着浓厚的书香。学生高考前夕,全校教师为高三学子双手搭建成功门,在师生互动活动中,让他们接受教师的祝福、感受拼搏的力量。学子们在离开母校的最后一天,会在母校档案室留下一封写给自己未来的信,表达对未来人生的期许。

最近的高三年级成人仪式上,我取材于死去的古树枝干,把其中坚硬的木质部分切成小块木材赠送给每一个学生留作终身收藏,以此传承学校精神。

这里的教育没有说教,重在文化的浸润。

与获得全国青少年围棋冠军的宁波二中学生合影

当一所学校将拥有的强大的文化场凝聚为向上的力量时,人人都是一部发动机,也是别人的发动机。

学校以文化作为校魂,在每天的传承、守正和创新中实现新旧的更迭,为国家和社会绘制和展开绚烂的画卷。

学校的百年图腾树倒了,但学校抓住了这个文化立校的最佳时机,通过一系列文化活动,展示了学校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厚度。新的沙朴树苗栽种下去了,学校师生面貌焕然一新,站在历史的又一个百年起点上,意气风发,再次出发。

作为校长,我依然信心满满,要带领师生寻找学校优化发展的方向,创造一个又一个新的制高点。

图/文:黄兴力

鸣家简介:黄兴力,浙江省宁波市第二中学校长,省生物特级教师,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十佳校长,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等称号。中国陶行知研究学会中学专委会副理事长,在四川、重庆和浙江三所高中学校任校长近20年。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刘彦君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