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去厚茶喝茶,蓝妹妹专门订给我做了一个专用杯。
和朋友们在重庆专业的生普店惟茶喝茶,霜白馆长友情出镜。
在四川法王寺喝茶,第二天清晨就写了《谈禅之夜》。
为庆祝阿信获得诗刊年度奖,遂宁诗友田文春安排了深夜茶会。左一阿信,哦,只剩个胳膊啦。
和素颜女神喝个茶。认出来没有?
总结了一下,这些年做的最多的有三件事:写作、行走、喝茶。
写作是我的工作,除此之外,写作让我知道自己是谁,以及我身边的时代是如何的奇怪。
行走是我的最爱,不管是和朋友漫步于大好河山,还是一个人穿行于原始森林,我所得到的欢喜和充盈,只有偶尔能从阅读中体会到。
喝茶呢,既可助兴前面两件事情,又可以单独安顿自己。
南糯山石头新寨的茶农赛香和水合寨茶农克当,那时他们还很年轻啊。
版纳是我偏爱的自然考察区域,去了无数次,其中有一次在南糯山喝生普,突然觉得居然特别好喝。从此入坑。不过啥也不懂,老茶新茶,易武章班,也不挑,拿到就喝。直到,有一天在重庆京闽茶城的滇之韵,喝了章朗。性价比好,还特别便宜。从此那批2013款的章朗200g小饼,成了我的口粮茶。
我出差,上山,基本都带章朗。因为它香气上扬,特别提神。让我的行走有滋有味的。
在美国西部沙漠里奔跑,身上也背着泡好了的章朗。
在国内各地,穿梭于高铁站和机场,泡好的章朗更是少不了。
注意看杯子,必定泡有章朗啊。
由于我无节制地在各种茶会上分享自己的口粮茶,滇之韵的2013年度章朗引起了茶友们的注意,迅速被买空。但我早有先见之明,囤了好几十饼,心里并不惊慌。
喝了30多饼生普后,我对章朗古寨产生了浓厚兴趣。究竟是一个什么地方,能长出这样有意思的茶叶呢?
终于,有一年春天,我去了章朗,它比我想象的更美,冬樱花开得让人不忍离开。寨子里还家家种有石斛和各种兰花。寨子遥相对应的山顶上,有一个干净的寺,住持安安静静扫着院子,不见一个弟子。
章朗古寨怒放的冬樱花。
章朗古寨的人很会种石斛。
寨子里有两个大型鹦鹉,都说是住持的两个淘气弟子,整天东游西逛。
喝了几年,终于,我囤的章朗快喝完了。朋友们都劝我干脆组织团购,被大家说得心动了。我就去央求著名茶人、勐海茶厂的品茶师蒋琼英帮我把关,定做章朗茶。大家又说一款不过瘾,干脆再做一款易武。第一次组织团购,我还是很紧张的,专门跑了茶山又去制茶厂,各个环节都看了。茶发到重庆,众人欢天喜欢,顷刻瓜分完毕,我放了一点到微店炫耀,让更多的朋友也能分享我们的快乐。
去年做的章朗和易武,可惜啊,计算失误,微店超卖了,我也只囤得各一件。
过去一年,在版纳勐海县花了几十个工作日,完成了系列考察,写出了《勐海寻虫记》。
和伙伴们,把大黑山的茶台都变成了工作台。
当然,不能只是工作啊。今年版纳春旱,茶源紧急,我早早就安排了买茶。去年没能完成囤茶任务,而章朗茶名声渐起,价格也在上升通道中,我必须尽快完成囤茶计划,保障自己的口粮供应。还好,虽然茶叶减少严重,我还是如愿买到了茶叶,今年还由小乔木升级成了大树茶。拿到茶后,我略有点紧张地试喝后,立即心花怒发,不只是香气高扬,更有明显的兰花韵。
忘了这是哪一次写的了,后来写进了诗里。
没有采生普大树茶叶的能力,不过我是采过台地茶的绿茶的。
去年,我给茶友们贡献的是:茶是对空的品尝。今年,我贡献的是,茶不过草木本意。就不解释了,大家慢慢琢磨吧。
今年做的另一款是弯弓,算是比较奢侈的茶了。试茶时得到几位第三方品茶人的高分评价。我还授权好友无弄茶室主人,以草木本意和草木本心做了今年的特别款茶。其中的草木本心拿到了勐腊斗茶的铜奖。
我和朋友们今年如愿囤到了茶,我也按照去年的承诺,两款茶各拿一两件上架和朋友们分享。
人生漫长,我们继续慢慢喝茶吧。
图/文 李元胜
作者简介:李元胜,诗人,作家,生态摄影师,重庆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市级新闻人才,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委员,重庆文学院专业作家,重庆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诗集《无限事》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我想和你虚度时光》获《凤凰生活》杂志十周年暨幸福荟第三届“美动华人”年度(2015)最具影响力华语诗人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