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绍仑

曾绍仑,网名“可之绍仑”,作家、诗人。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南岸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历任中国兵装集团某大型企业职工大学副书记、副校长、计划处处长、董事会秘书、宣传部部长等职,曾任市级慈善机构副秘书长、宣传部部长,现为市级慈善机构慈善文化基金副秘书长、《重庆慈善》杂志副总编、《南岸作家报》主编。

于一九八O年四月开始在《四川日报》副刊发表散文,随后三十多年间笔耕不断,在多种报刊上陆续发表千余篇(首)各类文学作品,出版诗集《雨街》《心路履痕》,作品收录多种文学作品集,多次获得省(部)级以上文学作品奖,获中国城市优秀诗人称号。




曾绍仑:净化心灵的诗篇
  2018-10-12

净化心灵的诗篇

——读人民日报副刊“名家新作”李瑛组诗《花开大理》

前不久,我偶然从网上读到今年6月20日人民日报副刊"名家新作"李瑛组诗《花开大理》,这是一组富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音乐美的诗歌作品,这一组诗是极具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是明亮、高亢,充满正能量的诗歌作品。我是吸取李瑛诗歌作品的营养长大的,我记得读初中时,曾为班主任杨老师看门守家,当时学校正停课,杨老师正好抽空回成都老家探望父母。他从成都回重庆后,为了表示老师对学生的奖励,他要送我一本书给我。他当时拿了几本文学书刊让我选择,我当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李瑛诗集《枣林村集》。这本诗集,我至今保存着。随后,上山下乡,高考入学,进入军工企业,在四十多年人生岁月中。我都有选择性地阅读诗人李瑛的诗歌作品。所以,当我从网上读到人民日报副刊发表李瑛组诗《花开大理》时,真是让我眼前一亮,总想表达一下自己的读后感。

一、《又见大理》,展现了大理的古朴和新貌。诗人曾经寻访过大理。大理在诗人心目中是,"神秘又遥远、熟悉又陌生的边城"。当诗人又见到大理时,“苍山碧水间,又见到了你/轻轻呼吸和微笑的岩石/又见到了诗,不是语言/却是它绝对的心脏/红土壤上、依然是/树一般高的夹竹桃/巉石般粗犷的仙人掌/仍然是彼此相望却互不理睬/只显示各自生命的尊严和力量。″显然,这些文字与作者曾经到过的大理是是曾相识的,在此段后两句诗中,诗人笔锋一转,诗人"在柔媚花朵和闪光的芒刺后面/新街区像新嫁娘散出花香″,这是诗人的一种全新的体验,新街区在诗人心目中是一种全新的味道,这真是神来之笔,其中神奇的感觉是让读者自己去品味。又见大理时,过去的大理"已成缥渺的云烟″,新大理所给予作者的"只有你给我的爱、美无限和永恒″,这是对新时代蓬勃发展的大理极高的评价。

《风景》这首诗仅有6行,这6行诗句,却在读者心中展现出了立体的沧桑与洱海,苍山映在洱海里,洱海里的云朵其实是苍山顶上的云朵。"苍山不在大理城边/苍山在洱海海底/洱海的云在苍山顶上″,笔迹简洁明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洱海不在大理城边/洱海在苍山顶上/苍山顶上的雪在洱海海底″。诗句让我想,晴空、绿野、雪山、倒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从诗句呼吸到了大理良好的生态气息。

二、蝴蝶泉与一条小街。世上描写蝴蝶泉的诗或歌十分繁多,但像李瑛诗作这样独到的写作却不多。"蝴蝶泉是一千种彩蝶群聚跳舞的地方/我来时未见到它们,只见/泉水把喉头给了激情燃烧的男女/蝴蝶把翅膀给了款款摇曳的花朵″,诗人来到蝴蝶泉边没见到聚集的蝴碟,然而诗人浪漫的想象是非凡的,他从年轻男女喜悦的神情有了新的发现,"不要问我成串的蝴蝶呢、汨汩的泉水呢/在人与蝴蝶与花朵与泉水之间/如果没有传说点染和婉转的歌/怎会有这样美的生活";读者也随诗作者的笔迹来到了蝴蝶与花朵与泉水之间了,走进这样美的生活之间,我的心随着简洁清新的诗句,激动起来,跳跃起来,为美好的生活,为激情欢快的男女而点赞。

顺着诗句的泉水,我走进了一条小街,众所周知,大理出大理石,然而,这些石头在诗人的心目中,已经升华到很高的高度,"地平线上到处耸立着/洱海苍山的纯净/苍山洱海的坚贞",大理石是大理人的质朴、纯洁、坚贞,与那位白族店主人阿妹一样,"转动着一双黑亮的大眼睛/又质朴,又妩媚,又天真″;《一条小街》这首诗很奇妙,很新颖,很传神。从"横亘在历史与石头之间/一条卖大理石制品的小街",到"店主人是一个白族阿妹/带一顶花帽子,摇一对小耳坠",再到阿妹"她记不得苍山洱海的沧桑/却记得一片滚烫滚烫的爱情″。诗人没有用笔墨写这条小街过去如何,而从灵秀闪光的阿妹身上,看到了大理姑娘热爱生活,忠贞于爱情的特征。

三、大理的故事与歌唱。《故事和传说》这首诗,在短短12行诗句里,完成了一个从"流淌在火塘边,老奶奶嘴上/微茫里,穿过漫漫时空//部族间的杀虏/人性中的爱憎/毒箭、血酒书写着生生死死/灵与肉搅拌着雨雨风风......″,过渡到"新的——/腐朽的死亡和辉煌的诞生/如真如幻、似诗似梦/遍野的杜鹃花开在黎明。″诗人心目中,那些阴暗险恶的故事已随风而去,大理新的故事与传奇是"遍野的杜鹃花开在黎明"。短短12行诗,"如真如幻、似诗似梦″。穿越时空迎来了期待的黎明。

《听歌》记录了那位"一边奏响琴弦一边歌唱"歌者的演唱过程。歌唱的歌者是"把淳朴和真情融进爱里/把贫困和苦难浸进血里,紫烟的气息苦艾的气息/汗泪搅拌着野性蛮荒",诗人以诗歌的语言,编织着潜台词。"琴声停止,他起身鞠了一躬/低头间,却见他闪闪的泪光/在云飞浪卷的横断山脉里/一个古老种族——/是自豪于奋起创造的幸福/还是惊讶于历史飞越的沧桑″,诗人想告诉我们,生活如歌,歌如生活,古城大理古老种族,正以自己奋起的姿态创造生活的美好与幸福。

四、大理石塑造了大理人生命的性格。《采石场所见》是一首经典而精彩的诗作。这首诗将等待启运的大理石材,理解为投入城市建设的"战士″。"一方方一块块切割好的/大理石材,静静地/排在采石场上等待启程/去山南海北的建设工地逐梦"。诗人认为,没有生命的石材是"山魂水魄凝成的大理石/最懂庄严、最懂美的大理石″,每块石头,"谁都知道明天自己的位置/做路碑,铺阶梯,建大厅/都同样骄傲而光荣″,这正如分工不同的劳动者,每个人都处在不同的工作岗位,每个人在自己工作岗位上只要尽职尽责,都能在不同位置上闪闪发光。"对这些赋予时代重量的生命/难道不该向它们鞠躬致敬″,这两句是诗人对劳动者的赞誉与尊重。

五、留下对大理的回忆。《走在古城》这8行诗句中。"轻轻地走在古城的石板路上/我买了一只弯弯的牛角梳/一双麻茎编织的鞋子/我摸到了历史的手指″,诗人带着这两件纪念品,"我想回去验证/那只乌龟驮着的千年前/繁盛王国的古文明/看当年的花朵仍在怒放″,从一只弯弯的牛角梳和一双麻茎编织的鞋子,可看到千年传承的古文明手工艺术品花朵。

《告别大理》诗人告诉我们,"不到大理,就不认识它/感情的细腻,性格的粗犷/不到大理,就不认识它/沉甸甸的历史和深刻的思想。″诗人在告别大理石时,"我把最后一滴泪/埋在它古道的草根上/为让它记着这里的日光、月光、星光/好让我和它们一起生长";诗人把感情、思念和泪滴留在了大理,并在诗人心目中生成了组诗《花开大理》,组诗中9首短诗写得清新时尚,精短流畅,抒发情感,启迪思想,净化心灵,组诗写得明亮典雅、浑然天成,是诗作者的灵魂写作,真是值得我们认真阅读、欣赏、品味的经典之作。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作者简介:曾绍仑,网名“可之绍仑”,作家、诗人。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南岸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历任中国兵装集团某大型企业职工大学副书记、副校长、计划处处长、董事会秘书、宣传部部长等职,曾任市级慈善机构副秘书长、宣传部部长,现为市级慈善机构慈善文化基金副秘书长、《重庆慈善》杂志副总编、《南岸作家报》主编。

于一九八O年四月开始在《四川日报》副刊发表散文,随后三十多年间笔耕不断,在多种报刊上陆续发表千余篇(首)各类文学作品,出版诗集《雨街》《心路履痕》,作品收录多种文学作品集,多次获得省(部)级以上文学作品奖,获中国城市优秀诗人称号。

重报集团 | 广电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 投稿信箱 | 诚招英才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人人重庆
Copyright ©2000-2016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1024*768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青枫北路18号凤凰座A栋7楼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023-63050999 传真:023-60368189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2003005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208266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1343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新出网证(渝)字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