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年前,好友带我去一家店里喝茶。店家很热情,拿出一块茶砖,在我眼前示意了一下,随即报出茶的名字:这是十多年的黄金叶。我知道,这块砖就是黄片,被茶商们取了个好听的名字罢了。我们一边喝一边闲聊。喝着小妹泡的“黄金叶”便知道了她没有泡出黄片应有的滋味。于是就问她:“你这黄金叶是哪儿的?”她脱口而出:“茶树上长的。”接着又说:“云南昆明的,我们有好多茶树。”我调侃道:“云南昆明的茶树专门长黄金叶吗?”她连忙说:“是呀,是呀。”顿然,我想起身走人——忽悠顾客,这是茶商的惯用伎俩。编故事,离谱了!
何谓黄片?教科书上并没有十分明确的关于“黄片”的定义。因为,这是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在制作过程中拣出来的,茶农或丢掉或自己留着煮来喝的。只是最近几年,发现了黄片的品饮价值,人们开始收起来,进入市场销售。十几年前鲜有黄片囤积,更不知十多年的“黄金叶”从何而来,让其身价不菲?

通常情况下,“黄片”,仅仅是在普洱茶界的提名,并不适用于其它茶类。其次,最早的关于黄片的说法是老茶树上的老叶子,长老了颜色会泛黄,就称其为“黄片”或者“老黄片”。
我们现在统称的“黄片”,大多是指采摘茶菁的芽叶中,包含三叶及以上的大叶、老叶(一般不会超过五叶)。这些叶子由于叶质含水量相对较少,叶片相对疏松、粗大,杀青时较易失水变黄,且揉捻时又不宜成条,而被作为“黄片”拣剔出来,以保证茶叶的卖相和观感。由此可见,“黄片”事实上就是相对粗老且揉捻不成条的叶片。

黄片粗老,外形大大咧咧,不成形颜色也不太好看,像糙爷们。“黄片”的品质和所选茶菁的原料品质是一样,尤其是一些既源于名山又来自古树的“黄片”,本身原料的出身非常“高贵”,由于是被“拣剔”出来的“副产品”,价格常常会比“主产品”便宜很多倍,所以,喝起来非常划算(比如:麻黑黄片、昔归黄片、冰岛黄片)
因为,这种高品质的“黄片”,其滋味在保留了大部分“主产品”风格的同时,滋味更加的甜滑柔醇,不苦不涩,有着另一番老成持重的淡然姿态:汤感平和,甘甜爽口,滋味醇厚,不温不火,独具韵味,香韵也不逊正品。粗糙的外表有一颗柔和醇厚的心,故,颇受茶友欢迎。
如何冲泡黄片呢?我们在茶山,村子里有的茶农就一个大锑壶,煮一壶黄片茶,来客了,一个杯中倒一杯,还真鲜爽解渴。所以,泡黄片一般要求水温要高,投茶量要大,最好是直接投进壶里煮饮,这样才可以充分展现黄片茶的滋味。

什么是茶多糖?
黄片泡出的茶汤,甘甜爽口。这是因为粗老叶片的黄片茶中茶多糖含量高的缘故。茶多糖是一种酸性糖蛋白,是由茶叶中糖类、果胶、蛋白质等组成的一类复合物,并结合有大量的矿质元素,称为茶叶多糖复合物,约占茶叶干物质的20%
茶多糖主要由葡萄糖、阿拉伯糖、木糖、岩藻糖、核糖、半乳糖等组成,是茶叶治疗糖尿病时的主要药理成分。

茶多糖对身体有什么好处呢?
一是降血糖作用:茶多糖茶多糖与促进胰岛素分泌药物一同使用,能够增强药物的降血糖效果——可以帮助治疗糖尿病哦。
二是降血脂作用:茶多糖能够通过调节血液中的胆固醇以及脂肪的浓度,起到预防高血脂、动脉硬化的作用。
三是抗辐射作用:茶多糖具有明显的抗放射性伤害、保护造血功能的作用。
另外,茶多糖还具有增强免疫功能、抗凝血、抗血栓、降血压等功能。
黄片和普洱茶一样可以长期存放的。存放得当,品饮价值颇高的。在存放过程中,转化比较快。原料优秀、存放得当的“黄片”,会表现出非常好的茶气、香气、醇厚度、滑润感以及独特的老茶之“药香”的品质。所以,不要小瞧被“拣剔”出来的黄片!
时下,名山的普洱茶,很贵,喝起来还真让人觉得囊中羞涩。但喝出身名门的黄片就实惠多了。心底里暗暗的祈祷:茶商们,千万别炒作黄片啊,千万别把黄片当黄金叶来卖哟。
图/文 郭吉芳
作者简介:郭吉芳,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国家高级评茶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会员,人社部茶艺师实训指导师,涪陵区科技拔尖人才。现重点研究茶文化,倡导生活教育·生活茶道·生活禅心,以茶道为载体弘扬传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