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叨扰长寿湖,是在2011年,十月之初。一帮文朋诗友,以“巴渝诗人联谊”为名,去到长寿湖采风。坐的是小游轮,不花力气,却划不了船,听不到桨声,自然会觉得有点“隔”;只能在甲板上通过相机拉伸定格那些带着历史气息和人文灵性的风景们,没接到“地气”,自然少了不少生趣。后来去参观了与长寿湖一河之隔的重钢新厂区,隆隆的机器嚣叫声,烈火熊熊的炼钢车间,还有几缕飘不散的浓烟……尽管号称“环保搬迁”,但一行人“恍若隔世”的慨叹,还是给我留下了深深的思考:如何在开发与保护之间找到平衡?如何在保护的前提下实施开发?答案,或许并不在长寿湖这里,也不该由长寿湖给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作者简介:刘清泉,1970年末生于四川绵阳安州区,现居重庆,任职于重庆师范大学。1988年开始习诗,有诗集《永远在隔壁》《倒退》《101个可能》出版,在《诗刊》《光明日报》《星星》《诗选刊》《诗林》《诗潮》《诗歌月刊》《中国诗歌》《葡萄园诗刊》《海鸥诗刊》《散文》《美文》《中国校园文学》等报刊发表诗文1000余首(篇)。有诗作入选中国大学生抒情诗选、诗歌日历、年度诗选等选本。系重庆市沙坪坝区作协主席,重庆市科普作协理事,重庆诗刊副主编,重庆作协、重庆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